目前来看,荷兰安世似乎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安世中国的东莞工厂承担了安世全球80%的封装测试产能,如果东莞工厂无法向全球各大客户稳定供货,那么安世荷兰必然会违约。短期来看,荷兰安世要新建80%的封装测试产能基本不可能。可一旦违约,那么安世半导体必然会 ...
对华虹而言,月产能8.3万片的华虹九厂已于2024年12月投片,2025年第一季度产能开始爬坡。若2026年华虹五厂能成功并表,华虹12英寸晶圆月产能将超21万片。产能释放,将成为公司利润破局的关键。
中国EDA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105.2亿元预计增长到2029年的23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4%。但政策红利并非万能解药。本土EDA企业必须面对来自全球范围内更激烈的竞争。市场机会的扩大,也意味着竞争强度的升级。
11月6日晚间,国产晶圆代工大厂华虹半导体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财报。华虹半导体第三季营收达6.35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创历史新高;毛利率为13.5%,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6个百分点;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2572.5万美元,虽然同比下降了42.6%,但环比暴涨223.5%。
IPO前,张国栋、潘明东、刘怡,为一致行动人,他们合计持有和控制约24.95%的股份,为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持股2.61%,OPPO关联公司巡星投资持股1.14%。
对于高通公司的投资,如果把它看作 “手机芯片股”,那么当前 15xPE 对于个位数增长的业绩并没有 “性价比”。至于 AI PC 和算力芯片的布局,更像是公司的一份 “向上” 期权。而最后的兑现程度,这需要公司拿出 “订单” 或 “业绩” 来赋予成长性的信心。如果公司只谈 “规划”,并没有实质性突破的表现,仍将会回归至 “手机股” 的状态。
与英伟达主攻大模型训练不同,高通聚焦AI推理环节。这一市场虽然单价较低,但需求更广泛且增长迅速,尤其在云服务、搜索、语音助手、自动驾驶与边缘计算场景中,推理算力的能效与成本优势成为关键。
同样身穿皮衣,青出于蓝,能否胜于蓝? 分享 ...
AMD的第三季度财报,用 [全面超预期]来形容毫不为过。在整体半导体行业波动的背景下,其营收、利润、现金流等关键指标均实现跨越式增长,展现出强大的业务韧性与增长潜力。 财报显示,AMD第三季度总营收达92.4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8.19亿美元增长36%,较上一季度的76.85亿美元增长20%,大幅超出分析师预期的87.5亿美元。
在2025年全球通信产业的关键转折点,诺基亚凭借在6G与AI领域的突破性布局,正从昔日手机霸主蜕变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核心引领者。这家拥有160年历史的芬兰企业,通过技术革新、生态合作与战略重组,在6G标准制定、AI原生网络构建及垂直行业赋能三大维度实 ...
早在2022年9月,就有网友在中关村在线号召“速囤内存条”,彼时金百达16GB DDR4内存秒杀价仅199元。只可惜,当时的隔空喊话并没有掀起多少水花,因为在大家眼里,这不过是数码配件的常规促销。
11月上旬,全球AI相关股票因对“互联网泡沫”重演的担忧而普遍回调。在此次波动中,软银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其股价在11月7日下跌13%,一周内累计跌幅超过20%,市值蒸发约5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