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滑雪季,京郊滑雪场都需要造雪,造雪的前提是气温和湿度适宜。记者从北控集团了解到,启动造雪需连续五天气温低于零下5℃,随着近段时间北京气温持续走低,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已正式启动造雪,目前重点覆盖海陀穿越竞技段部分区域、云端、森林等多条雪道及连接道,过 ...
近期,已按计划陆续完成王府井站、奥体中心站、朝阳门站、崇文门站、东直门站5座大客流车站的设备设施布局优化改造工作。此次改造通过调整售检票设备、优化客流流线等举措释放站内空间,提升进站能力、出站效率等关键指标,为乘客提供更宽松、顺畅的出行环境。改造完成 ...
作为北交所“北京队”第24家上市公司,北矿检测从一间小实验室起步,如今已成长为站在资本市场舞台的上市公司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首日,北矿检测股价较发行价大涨295.52%。
在怀柔,村歌正在成为诠释乡村产业特色的一扇窗口。这些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村歌,不仅承载着对家乡的热爱,更蕴含着赋能发展的力量。当越来越多的乡村唱响自己的“声音”,乡村振兴的交响愈发雄浑嘹亮。
记者了解到,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已连续举办两届,累计促成超50亿元投资,推动50余个项目达成融资合作。2024年京津冀投融资服务机制正式启动,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京津冀联合办副主任周浩介绍,该机制的建立,立足于打通产业链与资金链融通“堵点”,汇聚顶尖投资机构与骨干创新企业,搭建产融高效对接平台。今年金融机构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了亦庄国投、北京科创基金等1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
在加强有组织科研方面,市卫健委启动研究型病房卓越临床研究计划,已投入2亿元支持25家医院30个项目,聚焦12个重点病种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加强科研资源统筹,推动财政基金保障的大型设备建立共享机制,目前已经实现150余台套50万元以上大型科研设备共享。
新京报讯(记者 张璐)11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下半年,北京高起点推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聚焦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两个领域,分别以海淀区、房山区为核心承载区。
新京报讯(记者 张璐)11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在教育部、北京市的指导下,海淀区的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以下简称国转中心)已经在今年6月份正式获批。 “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三个特点。”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唐超说,一是技术迭代快,在软件定义范式下,微调代码参 ...
“十四五”时期,首都卫生健康系统全面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从2020年开始试点,到2025年全面覆盖,五年间,北京大力发展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共治格局,助力破解卫生健康发展难题,探索出医务社会工作“北京模式”。
“十四五”期间,北京持续推进滨水空间开放共享,以高品质滨水空间建设推动城市更新,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在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好去处的同时,也激发了这座古都新的生机与活力。
11月18日,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决赛落幕。本次大赛设置了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挑战赛、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学术前沿与产业生态三大赛道。最终,大赛评选出20个创新激励名额,获奖团队将优先获得海淀区的成果转化、产业园区入驻、投融资对接等后续支持。目前,海淀区已经集聚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近300家,并有21所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形成了以“大脑、小脑、本体”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条。
近日,位于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内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启动造雪,此次造雪启动了44台固定式造雪机和54台移动式造雪机,第一阶段总造雪面积达12.5万平方米,预计本月下旬将迎来“开板首滑”。2025至2026雪季,园区将有序开放13条专业雪道,为初、中、高级滑雪者提供不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