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614弄,临街有一个红色岗亭,窗口放着两部电话。这个4平方米的公用电话亭,83岁的经营者沈玉琇一守就是32年。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丁亦鑫)许多女性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冷怎么办?在今日举行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上,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何迎春回答了人民网记者这一提问。
中新网11月19日电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显著上升,但对相关专业资质的辨别能力不足,让一些“伪营养师”有了可乘之机。这些“伪营养师”利用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构建起层层迷魂阵,刻意营造焦虑氛围、精心设计围猎套路,制造连环骗局侵害消费者权益。
“流感防治科普并非单一群体的责任,需要医务工作者、医疗机构、企业、媒体等多方协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彭劼建议,当前主流媒体要精准对接受众的个性化健康知识需求,成为健康科普的参与者、见证者与传播者;医务工作者也要“主动出击”,在流感高发季提前输出专业、科学、实用的科普内容,扫除公众知识误区;加强医保联动与多部门协同,促进发热门诊的快速诊断,让患者得到早诊断、早治疗。此外,还建议科研 ...
2025年11月15日,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暨老年保健创新发展大会在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大会以“构建老年保健事业数智新生态”为主题,旨在通过回顾协会三十年发展征程、共商行业创新路径、发布重磅成果,为我国老年保健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5年11月19日是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活动主题是“呼吸不畅,当心慢阻肺病”。实际上,慢阻肺病离我们并不远。天气逐渐转冷,有些朋友又开始“喘”上了,走几步就想歇歇,很可能是“呼吸通道”出现了慢性堵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慢阻肺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肺病(呼吸)科主任医师樊茂蓉给大家介绍两个养肺动作,让呼吸更自由。
在动物王国里,有些生物似乎握有再生的神秘钥匙。比如非洲爪蛙蝌蚪尾巴断了能再长出来,连复杂的脊髓和肌肉都能完美复原,仿佛自带修复程序。而我们人类,断掉的手指都难以再生。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生物学密码?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研究揭开了其中一角:原来,一场“细胞密信”与“免疫特工”的协作,是这场再生奇迹的幕后导演。
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何迎春介绍,冬令进补并不是人人都适合,这就需要根据个人体质来判断他能不能进补,中医强调辨证施治的原则,临床一般会判断气虚的人倦怠乏力,阳气不足会表现四肢冰冷,如果血虚应该会表现面色苍白,这类的人群可以进补。其次,产后、大病后、手术后体虚的人都是可以通过中医调理而达到调气血、补虚劳的目的。
“行在山水间,旅行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用汗水、呼吸和心跳沉浸式地感受每一寸土地。”罗鑫鑫是一位户外运动爱好者,喜欢徒步、帆船、桨板、露营等多种户外运动。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在20多公里的虎跳峡徒步之旅中,她收获了与自然为友的愉悦和感动。
在浙江宁波,长护险参保人数已超过830万人,长护险制度为近5万名重度失能人员及其家庭带来便利。宁波市医保局长期护理保险处负责人介绍,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均已同步纳入了宁波长护险保障范围,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统一,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随着北方开启供暖季,我们待在温暖室内的时间变长,很多人咳嗽、喘憋的情况随之加重,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沉默的杀手”——慢阻肺。今天 (11月19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一起了解这个“呼吸杀手”。
一场心仪的演唱会、一次难得的展览、一场激情的赛事……一段时间以来,各地举办各具特色的文旅活动,推动“跨城游”热度居高不下。数据显示,去年大型演唱会共覆盖180座城市,大型演出平均跨城观演率保持在60%以上。去时兴高采烈,返程时往往身心俱疲:客流过度集中导致交通拥挤,返程票难抢,合适时间的车票“秒光”……这些问题成为“跨城游”绕不过的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