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第十六届财新峰会ESG专场暨中国ESG30人论坛2025年会现场,《2025中国ESG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该白皮书作为中国ESG30人论坛的年度旗舰报告,已经连续六年发布,持续追踪中国和全球ESG发展情况和关键议题。
在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环境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创新成果的产出效率。第十六届财新峰会也出现了这样的观点: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需要与充分的市场需求相呼应,特别是消费端的活力释放至关重要,否则技术创新将难以跨越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鸿沟。这一认知指向一个核心命题——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需要构建能够让创新者安心深耕的生态环境,在确定性轨道上保持专注。
通过携手COP30,比亚迪再次展现其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先行者的责任担当。未来,比亚迪将持续践行“三大绿色梦想”,通过技术创新,为全球低碳发展提供“从能源获取、存储到应用”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助力“为地球降温1°C”。
11月14日,在第十六届财新峰会期间,由财新智库、中国ESG30人论坛(ESG30)发起的ESG30青年学者计划第二期(2025-2026)于北京正式启动,并向各界青年才俊开放课题申报。来自政商学界的近400位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面向中国可持续未来的青年支持工程和产学研协作平台再出发。 第二期项目以“韧性生长,共创长期价值”为主题,聚焦可持续科技、可持续金融、可持续商业三大方向,立足国家“十五五” ...
过去几年间,全球贸易格局经历深刻重构,呈现规则碎片化、动力转换、区域重组等特征,机遇与挑战并存。与此交织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全面提速全球布局,“走出去”的步伐愈加坚定,路径也越来越多元化并逐步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的实践正在重新定义顶尖财会人才的培养逻辑。其通过“会计专业知识”与“数据分析技能”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不仅为市场直接输送了急需的复合型精英,更开创了商科教育以跨界创新驱动价值增长的新模式。展望未来,港大MAA课程的探索,或将引领财会人才培养进入一个以“数据智能”为核心标志的新阶段。
这是财新智库连续聚焦出海主题系列报告的第二部。相比2024年,今年《报告》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对外开放新导向,着眼于中国企业与个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将发展视域拓展到全球。《报告》从“中国人经济”的视角系统阐释了中国企业在新型全球化阶段出海的新趋势及新挑战,并提出积极践行“地瓜经济”理论,以“中国+N”等模式拓宽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边界。
11月12日,信也科技副总裁陈磊在第十届新加坡金融科技节发表主题演讲,探讨人工智能在信贷行业的深度应用与未来趋势。他指出,AI在信贷领域的作用正在从“预测”走向“决策”,驱动整个行业的体系性重构。
“当AI能力被内化,成为一种原生的能力,智能就不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11月13日举办的2025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演讲时表示,更应关心如何让AI跟每一项任务有机结合,“让AI成为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原生推动力。” ...
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与“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ESG正从理念共识加速走向制度落地,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方法论。“十五五”是深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面临严峻的增长压力和复杂的外部环境,如何将转型转化为增长,如何以新发展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